金融服务助力新市民安居乐业
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,金融居乐越来越多的服务农民进城创业就业,成为新市民。助力他们无论是新市安居、兴业,民安还是金融居乐大宗消费,都离不开相关金融服务。服务不久前召开的助力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,研究采取金融支持消费和有效投资的新市举措,提升对新市民的民安金融服务水平,优化保障性住房金融服务。金融居乐
金融机构怎样围绕新市民的服务需求创新产品、优化服务,助力未来如何进一步精耕细作、新市持续发力?民安记者进行了采访。
金融服务精准便利,让新市民创业有奔头
山东省聊城市莘县的张先生于2019年来到济南打拼,承包了一家食堂。经过一段时间经营,生意逐渐稳定。
今年初,受疫情等因素影响,食堂经营遇到困难。焦灼之际,“新市民创业贷”帮助张先生解决了资金压力。“20万元贷款在1天内完成了审批,按季还息,到期还本,也可随借随还,还能享受政府贴息。”张先生说。
“新市民创业贷”是为支持新市民创业开发的新产品,该产品以创业孵化基地创业人员、新引进技工人才、新就业大中专毕业生、进城务工人员等为服务对象,缩短贷款审批发放流程,贷款期限最长3年,并可多次使用,给新市民创业提供更充分和灵活的资金支持。此外,山东积极运用政府性融资担保合作机制和财政贴息政策,符合条件的新市民可享受政府担保和贴息,有效降低融资成本。
浙江省嘉兴市的新市民竹炯军也尝到了金融服务的甜头。“我到嘉兴经营农场好多年了,以前想申请贷款,因没有当地户口屡屡碰壁。不久前海盐农商银行客户经理主动帮我办理贷款手续,第二天100万元贷款就到账了。”竹炯军说,他用这笔钱新上了稻虾养殖项目,现在收入噌噌往上涨。
今年以来,越来越多的新市民享受到了支持创业就业的金融服务。在福建省推出“新市民贷”,跨地域联动,提高贷款审批效率,解决新市民贷款难题;北京银保监局推动将外地在京创业人员纳入创业担保贷款扶持范围;山东菏泽市对申请贷款的创业高校毕业生经营年限放宽至最短1年,扩大了信贷服务覆盖面。
日前,银保监会、人民银行发布《关于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》(以下简称《通知》),提出提高新市民金融服务可得性和便利性,增强新市民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。
新市民金融服务重点支持哪些人群?
银保监会有关负责人说,新市民主要是指因本人创业就业、子女上学、投靠子女等原因来到城镇常住,未获得当地户籍或获得当地户籍不满三年的各类群体,目前全国约有3亿人。各地可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明确服务新市民的范围。
创业就业是新市民扎根城市的基础。金融服务如何更有针对性地为他们加油助力?
《通知》提出,鼓励商业银行加强对新市民创业形态、收入特点、资金需求等因素的分析,充分运用信息技术,精准评估新市民信用状况,优化新市民创业信贷产品;支持地方将新市民纳入创业担保贷款扶持范围,落实担保、贴息等政策,简化创业担保贷款办理流程;支持吸纳较多新市民就业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获得信贷资金等。此外,对新市民较为集中的行业开展保险产品创新,发展适合新市民职业特点的雇主责任险、意外险等业务,提高新市民创业就业保险保障水平。
“金融机构应根据新市民的就业创业特点,有针对性地调整服务方式、更好提供支持,增强新市民融入城市的能力。”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说。
探索有效途径,让新市民生活更有保障
在更好满足新市民住房、医疗、养老需求等方面,各地各机构积极进行探索实践。
——加强住房租赁金融服务,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,让新市民住有所居。
“刚来厦门就解决了住的问题,我能更安心地工作了。”日前,河南的陈先生入职了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的一家公司,月薪5000元左右。他说,厦门分行为他在公司附近推荐了长租公寓,环境好,设施全,性价比也不错。
据了解,建设银行积极开发住房租赁综合服务平台,为新市民提供租赁、结算等服务,并协助地方政府进行新市民租金监管、补贴发放、市场监测等。目前相关平台个人注册用户超过3870万户,可出租的市场化房源36万套(间),正在出租的房源99万套(间)。
为了更好满足新市民的住房需求,国家开发银行2021年以来为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提供融资支持近120亿元,助力新增供给住房约12万套。为新市民提供购房信贷支持,推出“农民安家贷”产品,目前惠及近190万名进城购房的农村转移人口。
——完善健康和养老金融服务,进一步兜牢新市民民生保障。
80岁的张玉臣曾患突发性脑溢血,生活不能自理。为方便照顾老人,在山东省东营市工作的女儿把他接到了身边。长护险服务专员通过社区了解到这家人的情况后,上门宣传长护险政策,为其定制了预防压疮、血糖血压监测、家用无创呼吸机等居家照护服务,缓解家人照护压力。
金融领域助力织密织牢民生保障网。广州市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项目将非广州户籍、持有居住证满2年人员纳入参保人群,推动医疗保障有效覆盖新市民群体;一些地方开设异地就医费用结算专户,便利新市民异地就医直接结算;广西试点开展新市民专属商业养老保险,更好满足补充养老需求……一系列创新服务有的放矢,助力补齐新市民医养保障短板。
——优化基础金融服务,更好保护新市民合法权益。
更方便地开立银行账户、及时足额领取工资……这些事看起来简单,却关系着不少新市民的切身利益。《通知》明确提出提升基础金融服务的便利性和可得性,助力保障新市民合法权益。
金融机构不断优化服务。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简易开户服务,凭有效身份证即可申请办理,对小微企业、个体工商户单位结算账户免管理费等;、农业银行等推出农民工工资代发监管、农民工工资支付保函等服务,保障农民工薪酬按时、合规发放;试点建筑工程履约类保证险,在政府部门认定相关企业欠薪后及时进行赔付。
金融知识普及宣传进一步加强。厦门银保监局组织银行保险机构走进社区、园区、校园,提供防范非法集资宣传、理财课堂等服务,提高新市民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。
拓展服务广度和深度,为新市民营造良好环境
新市民群体为城市建设、新业态发展等做出了积极贡献。专家表示,让新市民更加充分、便利地享受金融服务是惠民生的实事,彰显了社会公平,同时也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。“做好新市民金融服务,对畅通国民经济循环、构建新发展格局、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。”银保监会有关负责人说。
如何拓展新市民金融服务广度和深度?
“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,需要金融机构更加积极地承担好主体责任。”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说,银行保险机构应当把服务新市民作为普惠金融发展重点。“银行可通过设立专项额度、加大考核激励、完善内部尽职免责机制等措施,鼓励分支机构及一线工作人员进一步做实做细新市民金融服务。”
“新市民群体往往风险敞口较大、经济承受能力和保障水平不高,保险公司需要积极开发性价比高、保障内容较为基础的产品,同时提供阶梯式产品体系,满足差异化保障需求。”产险上海分公司总经理徐峰说,此外,结合不少新市民用工形式灵活的情况,可推出按月甚至按天投保的保险产品,并针对不同场景提供个性化服务。
完善风险分担机制有利于进一步提高金融机构积极性。专家表示,地方政府应完善新市民服务的风险分担和补偿机制,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可加大对吸纳新市民较多的小微企业、个体工商户等的支持。金融管理部门也应持续完善政策措施,更好引导金融机构围绕新市民不断创新优化服务。
多措并举减少信息不对称。专家表示,一方面,金融机构应当大力运用科技手段,提升数据获取能力,对新市民进行精准画像,创新信用评价方式,降低对抵质押物的依赖。另一方面,加强与政府部门的合作,推动建立公共信用信息同金融信息共享整合机制,加快新市民相关政务信息的开放共享,营造良好融资环境。
“相关部门应进一步完善信用基础设施,比如可加快建设全国性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和区域性大数据平台,并向金融机构开放,降低金融机构服务新市民的成本。”董希淼说。
- ·中信建投陈果:岁末运动战的投资线索,近期市场面对的三大扰动因素,探索预演明年景气线索,关注3大主线
- ·复星旅文高层调整:徐晓亮任董事长,钱建农任终身荣誉董事长
- ·美国中期选举,如何影响股债汇?
- ·住建部:推进城市园林绿化高质量发展
- ·国际铜期货上市满两年 产业参与渐入佳境
- ·辅仁药业:昔日百亿药企,弄虚作假,一地鸡毛!
- ·1-10月雅居乐预售额577.7亿元
- ·苏纳克会晤冯德莱恩:继续支持乌克兰
- ·成都、攀枝花公积金一体化 异地购房可回缴存地申请公积金贷款
- ·高平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贺俊峰:聚焦五个“园中园”,打造中西部特色产业区
- ·北京拟确定密云区和房山区为全域旅游示范区
- ·零碳潮涌 行业巨头如何刮起能源转型旋风?
- ·河南安阳厂房火灾已致36人死亡2人失联
- ·中信银行:股权变更获中国银保监会批准
- ·中国气象局:预计11月有5次冷空气影响全国!建议气象干旱地区提前做好电力保障和储能
- ·刚刚,2022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在沈阳盛大开幕!
- ·煤炭新能源坐跷跷板,巴菲特减持比亚迪,新旧能源切换已至?
- ·平安健康联合辉瑞、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精准救助血友病患者
- ·“零碳展馆”亮相进博会,高端美妆倡导绿色消费
- ·朔尔茨访华带来豪华企业团,收获了哪些成果?
- ·武商集团回应传闻公司要被银泰收购:请勿信谣传谣
- ·时速达965公里!马斯克的“超级高铁”启动全面测试,网友提问:发射特斯拉汽车也要抽取真空?
- ·董明珠秘书被移出格力通讯录?当事人发文回应
- ·轩竹生物收入为0累亏超11亿!四环医药分拆上市的这家公司能否获认可?研发需持续“输血”
- ·本周解禁市值不足300亿元,电声股份全流通前夕多位股东忙“逃离”
- ·10月外汇储备企稳反弹,对人民币汇率构成新的支撑